这并不是一个故事,
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悲剧!
事件还原
7月的一天傍晚,53岁的男性患者刘某,因胸闷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,经过检查,医生发现患者出现了大面积的心肌梗死,便立即为刘某疏通了堵塞的前降支,但是由于心肌坏死面积过大和长时间的心源性休克,患者还是没能在同死神的博弈中胜利,最终因抢救无效去世。
就是这样一个被旁人认为“身体棒得可以打死老虎”的人,到底为何会突然大面积心梗,抢救医生手术台下道出原因:
这场悲剧的开始,只因40小时前的一桶洗澡水,一桶想用来消暑的冷水,可浇完冷水后,患者就开始出现了持续性的胸闷。一开始,刘某以为自己只是中暑了,就一直熬着没去医院。几个小时后,他发觉情况越来越糟,还出现了胸痛,立即赶到当地医院,结果发现,居然是大面积的心肌梗死。虽然医生很专业的及时为他做了介入治疗,用支架开通了完全堵塞的前降支,但患者的情况仍在一点点地变差,血压开始支撑不住,胸闷再次加重,身体内环境也逐渐崩溃,最终心脏彻底停工。
因夏季冲凉而引发的类似悲剧并不少见:

针对这类事件同心管家咨询到了相关专家,来和大家谈谈夏季冲凉引发的“大问题”。
剖析关键词:骤冷刺激
上文中提到的案件主要就是由于骤冷刺激。突然的冷水冲击,造成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,导致冠状动脉的严重痉挛,斑块破裂,血栓形成,造成急性心肌梗死,最终危及患者生命,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在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身上。
骤冷刺激除了夏季冲凉,还包括在运动后大量饮用冰冻饮料、突然进入低温空调环境等任何能使体温骤降的行为。
剖析关键词:“假中暑”可能是“真心梗”
这个案例中的赵先生在遇到胸闷时以为是“中暑”的情况并不少见。夏季许多人遇到发烧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时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会想到“我是不是中暑了?”其实,您很有可能是“假中暑”了,不少疾病早期的症状跟中暑比较像,难以区分。
“假中暑”最严重、最危险的情况,那就是急性心肌梗塞,高温季节,中暑和急性心梗都是高发疾病,两者发病早期有许多相似之处,如胸闷气短、面色苍白、乏力等。不过,急性心梗的主要症状是胸前区疼痛,同时伴有全身不适,这点可与中暑区别。
夏天这样洗澡冲凉
血管才不容易中招
冲凉是炎热的夏季,很多人喜欢解暑方式,专家提醒:冲凉掌握正确方式,才能更好避开风险。
循序渐进
如果习惯在夏天洗冷水澡,最好遵循渐进的原则,先给身体一个适应冷热变化的时间。洗的时候先把手脚淋湿,然后用浸湿的毛巾擦拭前胸后背,再将凉水淋湿全身。游泳时也同样如此,入水前会先往身上拍点水,适应温度之后再下水。
这几种情况千万别洗澡
血压低时别洗澡
酒后不宜洗澡
劳动、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澡
发烧时不宜洗澡
饭后不宜立刻洗澡
心脏不好坐着洗澡
长时间站立可能会使心脑血管患者、慢病患者以及老年人感到力不从心,很容易发生晕倒、滑倒。因此洗澡时带个小板凳,站累了可以坐着洗,既省体力,又不用担心会滑倒发生危险。
同心管家提醒:千万不要贪图一时的凉爽,而苦了自己的心脏!
CheckMe Lite多参数生理检查仪在收集到患者日常心电数据后,通过乐普A1-ECG人工智能心电图分析诊断系统能够及时、准确的给患者做出初步心电事件分析并预警,最终由专业心内科专家复审,给出专业心电解读报告。“人+机”双重操作,极大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与专业性,每一个细微的心电异常信号都逃不过CheckMe的监测。线上+线下的全生态服务覆盖用户360*心胜健康需求,为患者心脏健康保驾护航!
如有疑问可点击“客服”按钮咨询,或填写下方需求信息,乐普护生堂大药房实体店竭诚为您服务。